记得刚出国的春节,第一次离开家人,身处异乡。比起往年在国内各家团圆热闹的气氛,国外这边孤独的人们只好凑在一起吃吃饭、聊聊天以叙思乡之情。谈话间才发现,几乎每个朋友身上都带着家人给准备的一块玉。低头看着握在手心的玉坠,温润而清透的纹理中隐约的透出一股温暖的绿光。这绿光仿佛一丝暖流流进心底,让大家嘴角不自觉上扬,感受到来自太平洋彼岸的温暖。这就是所谓中国人的护身符、也是护心符吧!
自8000多年前,玉石文化就已在中国历史进演中扮演著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。早在华夏时期,玉石便因为它的硬度与色泽而被运用在器具以及装饰上,更因为其稀有性跟独特性被人们视为帝王之石与福的象征。
随着玉石认知的普遍,古时文人则视玉为德的标准。孔子曾在《礼义》中提到:"君子比德如玉,温润而泽仁也。"玉的不卑不亢、坚毅不拔、稳重内敛、清淡却有光泽,富含着广大深沉的哲理,这正是古代人们对德的最高美誉。因此常系玉於身边,以做为自己切日的提醒,故曰:"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。"
再随着时代的发展,中国进入了其辉煌鼎盛的时期。工艺及做工的技能更上了一个层面,进而让中国的艺术发扬光大。在《琢玉图》中记载了一块玉的开凿过程,必须经过审玉、开玉、凿玉等十几到工序。而一块玉凿成的成果好坏,除了工匠自身的艺技之外,更是需要其独特的眼光以及耐心的观察去发觉每块璞玉的美丽之处。
其实这凿玉过程中的学问,清晰的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至今推崇并坚信的道理:"玉虽有美质,在于石间,不值良工琢磨,与瓦砾无別。"人就如玉一般,都是独特的存在。但唯有经历苦练与磨难,才能让每块璞玉发出属于自己的那道光。
如今,现代工艺及时尚产业的发展,玉所传承的意义与信仰更是被美学包装的更加精致。正所谓:"黄金有价玉无价",玉石是值得珍藏与传世的珍贵珠宝,每样物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灵气,因此进而成为人们赏玩、收藏的对象。
一般来说,玉的好坏判別由最基本的种与色来判断。种的意思就是指玉的透明度、透光度,在行家话里又称"水头";而色的意思就是指玉的成色及鲜艳度。在玉的品种中,就属翡翠最为珍贵,是国际认可的宝石等级,具有颜色丰富、物性稳定、光泽强、折射率高、比重大、硬度高的七大特性。而其中最让人著迷的,就是其浑厚深翠色的那一抹东方绿体现出的高雅及内敛的品味。
从传统信仰来说,玉具有磁性与灵性,所以中国人认为玉是逢凶化吉、挡灾避险的吉物。来自云南瑞玉堂的资深品玉人雷女士,也特別笃信买玉靠的是缘份。这种缘份,就像是你看到它纹理中的故事,被深深的被吸引;又或像它仿佛静静的等待你诉说自己的故事,让你倾心。从科学角度来说,玉是具有多种微量矿物质的集合体,所以中国人们相信"玉养人,人养玉"的说法,这也正是女人们尤其喜爱玉的原因。比如玉镯,是男女老少手腕衣袖间常见的美物。长期佩带与腕踝间碰撞摩擦而促进血液循环、释放出日月精华的微量元素,让身体之间达到调解与平衡,以具有养身的作用。尤其左手连心,更应佩带於左手以利心脏的健康。所以说,赏玉、藏玉不仅仅是对美的品尝,更是一种心灵的寄讬、身心的保佑。
玉之于女人,就好比口红之于妆容。玉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灵魂,更是在东方女人身上添增了特色与自信。玉与中国文化之间,应该也是这份所谓的缘份。